2011年12月11日 星期日

綠建築之定義


綠建築之定義:過去是「消耗最少地球資源,製造最少廢棄物的建築物」的消極定義。
現在是「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的建築物」的積極定義。
因此學校之興建以省能源、省資源、低污染之綠建築設計基礎,建立舒適、健康、環保之學習環境,發展以「舒適性」、「自然調和健康」、「環保」等三大設計理念。



符合綠建築必需符合以下九項指標:


一、 基地綠化指標:
所謂「基地綠化」就是利用建築基地內自然土層以及屋頂、陽台、外牆、人工地盤上之覆土層來栽種各類植物的方式。


◎ 在確保容積率條件下,應盡量降低建築物建蔽率以擴大綠地空間。
◎ 空地上除必要鋪面之外,應全面留為綠地。
◎ 在大空間區域應盡量種植喬木,其次再種植棕櫚樹,然後應在零散綠地空間種滿灌木。
◎ 在喬木及棕櫚樹下方的綠地應盡量密植灌林,以符合多層次綠化功能。
◎ 即使在人工鋪面上,也應以植穴或花盆方式,盡量種植喬木。覆土深度足夠,其二氧化碳固定效果均視同於自然綠地的喬木。
◎ 盡量減少花圃及草地,尤其人工草坪對空氣淨化毫無助益。
◎ 利用多年生蔓藤植物攀爬建築立面爭取綠化量。
◎ 盡量在屋頂、陽台設計人工花台以加強綠化,但是應該注意其覆土量及防水對策。


二、 基地保水指標:
基地的保水性能係指建築基地內自然土層及人工土層涵養水分及貯留雨水的能力。基地的保水性能愈佳,基地涵養雨水的能力愈好,有益於土壤內微生物的活動,進而改善土壤之活性,維護建築基地內之自然生態環境平衡。



◎ 增加土壤地面-可增加雨水的直接入滲效果,通常土壤地面用來作為種植植栽的綠地,屬於最自然、最環保的保水設計。
◎ 增加透水舖面-一般良好透水鋪面的透水性能相當於裸露土地,可以增加透水鋪面積。
◎ 貯留滲透設計-就是讓雨水暫時貯存於水池、低地,再慢慢以自然滲透方式滲入大地土壤之內的方法,是一種兼具防洪功能的生態透水設計。
◎ 花園雨水截留設計-指設置於建築物屋頂、陽台及有地下室地面等人工地盤上的花園植栽槽,採用截留雨水的設計,以達到部分保水的功能。
◎ 基地開發應盡量降低建蔽率,並且降低地下室開挖率。至少保有法定空地一半以上未開挖地下室才容易達成基準要求。
◎ 盡量將空地全面綠化,並盡量將車道、步道、廣場等人工鋪面設計成透水鋪面,只要有法定空地之八成做成透水鋪面即可達成。
◎ 可利用裸露空地上之綠地造園融入「景觀貯留滲透水池」設計。
◎ 大面積社區開發時,可利用露天停車場、廣場、遊戲場、綠地設計成「貯留滲水低地」。
◎ 對於屋頂、陽台、地下室之地面層,可盡量做成花園以涵養雨水。 

三、 水資源指標:
所謂「水資源指標」,係指建築物實際使用自來水的用水量與一般平均用水量的比率,又名「節水率」。其用水量評估,包括廚房、浴室、水龍頭的用水效率評估以及雨水、中水再利用之評估。



◎ 採用節水器具:採用節水設備包括:省水水龍頭與、按壓式省水馬桶及感應式沖水小便斗。
◎ 設置雨水貯留供水系統:雨水貯留供水系統,係將雨水經由戶外排水明管收集至筏基,經層層過濾處理,再利用於馬桶沖水及澆花。 

四、 日常節能指標:
建築物的生命週期長達五、六十年之久,從建材生產、營建運輸、日常使用、維修、拆除等各階段,皆消耗不少的能源,其中尤以長期使用的空調、照明、電梯等日常耗能量佔最大部分。由於空調與照明耗能佔建築物總耗能量中絕大部分,綠建築之「日常節能指標」即以空調及照明耗電為主要評估對象,同時,將「日常節能指標」定義為夏季尖峰時期空調系統與照明系統的綜合耗電效率。


◎ 建築外殼節能設計重點包括︰建築外殼開窗率、開口部的外遮陽設計、建築物之座向方位、避免全面玻璃帷幕之外殼設計,屋頂的隔熱處理等。
◎ 照明節能重點:建築室內牆面及天花板採用明亮設計、採用高效率燈具、盡量採自然採光設計及利用自動晝光節約照明控制系統。
◎ 廁所縱深不深,以獲取良好之通風及採光減少用電

五、 二氧化碳減量指標:
所謂CO2減量指標,乃是指所有建築物軀體構造的建材(暫不包括水電、機電設備、室內裝潢以及室外工程的資材),在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能源而換算出來的CO2排放量。


◎ 結構輕量化─
建築物的輕量化直接降低了建材使用量,進而減少建材之生產耗能與CO2排放。最具體的做法,即為推行「鋼構造建築」以及「金屬帷幕外牆設計」。
◎ 合理的結構設計─
為了降低建材的使用量,首重合理而經濟的結構系統設計,亦即盡量使建築物的跨距設計合理化,保有均勻對稱的平面、立面、剖面等設計,減少不必要的造型結構荷重。
◎ 採寒帶林木為材料的原木結構、集成材木構造、預鑄木構版、木地板等材料,可儲存大量大氣中的CO2,但是使用熱帶林木則不然。

沒有留言: